实验要求:
1.在终端tty3中使用administrator用户登录(系统中不存在该账号),登录结果为失败。
2.使用系统用户fjc在tty4终端登陆,第一次输入错的密码,第二次输入正确的密码。
3.使用root用户登录系统后,查看上面两个用户登录的情况记录。
4.Root管理员的密码遗忘,开机时进入单用户模式进行root密码的重设。
5.提前备份sda上的MBR扇区数据,然后模拟该扇区的损坏,之后进行修复。
6.模拟GRUB引导故障,然后恢复。
7.模拟i节点耗尽故障
8.检测硬盘坏道
1.日志文件分析
新添加一块磁盘并创建两个分区,永久挂载到/test1和/test2文件夹下,分别用来存储备份文件和之后的模拟实验。
使用组合键ctrl+alt+f3 切换到终端tty3,使用不存在的账号登录,登录失败。
登录用户账号fjc,第一次输错密码,第二次正常登陆。
命令:last查询成功登录到系统的历史记录,最近的登录情况显示在最前面。
命令:lastb查询登录失败的用户记录。
查看日志文件/var/log/secure,可以看到用户administrator、fjc、root失败和成功登录的信息。
补充内容:
Linux系统中,日志数据主要包括三种:内核及系统日志、用户日志、程序日志。
(1)内核及系统日志
·使用的配置文件为/etc/rsyslog.conf
·常见的内核和系统日志文件有:
/var/log/message:公共日志信息,包括启动、I/O错误、网络错误、程序故障等。未使用独立日志文件的应用程序或服务,一般可以从该日志文件中获得相关的时间记录信息。
/var/log/secure:记录用户认证相关的安全事件信息。
/var/log/maillog:记录进入或发出系统的电子邮件活动。
/var/log/cron:记录crond计划任务产生的事件信息。
·日志消息的重要程度不同,分为不同的优先级(数字越小,优先级越高,消息越重要)。
0 EMERG(紧急):会导致主机系统不可用的情况。
1 ALERT(警告):必须马上采取措施解决的问题。
2 CRIT(严重):比较严重的情况。
3 ERR(错误):运行出现错误。
4 WARNING(提醒):可能影响系统功能,需要提醒用户的重要事件。
5 NOTICE(注意):不会影响正常功能,但需要注意的事件。
6 INFO(信息):一般信息。
7 DEBUG(调试):程序或系统调试信息等。
·每一行日志消息均包括四个字段:
时间标签:消息发出的日期和时间。
主机名:生成消息的计算机的名称。
子系统名称:发出消息的应用程序的名称。
消息:消息的具体内容。
(2)用户日志
·常见的用户日志:
/var/log/wtmp:记录每个用户成功登录、注销及系统启动和停机事件。
/var/log/btmp:记录失败的、错误的登录尝试及验证时间。
/var/log/lastlog:记录每个用户最近的登录事件。
·这些文件都是二进制的数据文件,不能直接使用tail、less等文本查看工具进行浏览,需要使用who、w、users、last和lastb等命令来获取日志信息。
users简单的输出当前登录的用户名称,每个显示的用户名对应一个登陆会话。
who报告当前登录到系统中的每个用户的信息
默认输出包括:用户名、终端类型、登录日期及远程主机
w显示每个用户及其所运行的进程信息
last lastb(略)
(3)程序日志
·常见的程序日志:
/var/log/httpd/access_log、error_log Web服务
/var/log/squid/access_log、cache.log、squid.out、store.log 代理服务
/var/log/xferlog FTP服务
·一般由程序自己维护日志记录
·分析工具:
文本查看、grep过滤检索、Webmin管理套件中查看
awk、sed等文本过滤、格式化编辑工具
Webalizer、Awstats等专用日志分析工具
2.遗忘root用户的密码
(1)单用户模式重设root密码
重新启动主机后,进入编辑模式。
在quiet后,按空格并输入1,按Enter键确认,再按b键进入单用户模式,直接进入shell环境。
需要先关闭selinux,然后就可以重新设置root的密码
(2)急救模式重设root密码
按照向导,进入该界面后选择第一项,进入Bash Shell环境。
命令:chroot /mnt/sysp_w_picpath切换到待修复的linux系统根环境
重置root密码后,退出chroot环境并重启系统
3.MBR扇区故障
注:MBR引导记录位于物理硬盘的第一个扇区(512B),前446字节是主引导记录,从第447字节开始后的64字节,每16字节为一组,是硬盘的分区表。
这里将MBR引导记录备份到另一块磁盘中
重启系统后,发现无法从硬盘启动。所以,再次重启系统,进入急救模式。
因MBR损害,已无法获得有效分区表
将带有备份的分区挂载到目录/tmpdir中,然后将备份文件恢复到启动磁盘中,最后重启系统。
4.GRUB引导故障
故障的原因 配置文件/boot/grub/grub.conf丢失
引导程序遭到破坏
(1)模拟配置文件/boot/grub/grub.conf丢失
同样,先备份grub.conf配置文件,删掉源文件后重启系统。
重启后,进入该提示界面,在这里可以进行编辑,输入对应的应到命令,但是,由于命令复杂,所以采取另一种方法,即使用系统光盘引导进入急救模式,恢复备份文件。
切换到待修复的linux系根环境,将备份文件恢复到原目录,然后退出chroot环境,重启系统即可。
(2)引导程序被破坏(MBR扇区中的GRUB引导程序破坏),可以恢复MBR引导文件,也可以重新安装grub引导程序,方法:同样是进入急救模式,切换到chroot环境,执行
”grub-install /dev/sda”即可。
5.i节点耗尽故障
命令:df -i 文件夹名查看该文件夹最多可以存放多少个文件
写入一个重复创建文件的脚本
运行脚本文件
当i节点耗尽以后,无法再创建新的文件
解决方法就是对这些细小文件,进行转移或删除,对于公用文件系统,建议为相关用户设置磁盘配额。
6.检测磁盘坏道
命令:badblocks 检测磁盘的坏道情况
选项:”-s”显示进度信息
“-v”显示详情